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住宅小區越建越多,小區的生態園林景觀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住宅小區的健康,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那么,在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如何才能讓景觀設計和生態設計相互融合,防止資源遭到破壞,建設出宜人的生態景觀小區呢?
1、加強水景生態設計
對住宅小區進行水景設計時,需遵循“宜小不宜大”的原則,也就是說小區中不要設計過大的水面,如果能利用自然水景那就更好,自然的水體多為流動活水,本身就有凈化的功能,且有無法復制的自然風貌,可以充分發揮其生態的優勢。在缺水的地方,要考慮節約用水,可以采用“枯山水”、“旱溪”等水景效果,采用一些自然的石塊鋪砌而成,在雨水少的季節,裸露在底部的石塊給人一種虛擬水景的景觀享受,節約了資源。對于靜止的水體,需要栽種蒲草、蘆葦、荷花等植物凈化水質。
2、強化節能環保設計
生態小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防止景觀照明產生的光污染,可選用折射小、照度低的光源材料,或者用高大的灌木、喬木等進行遮擋,避免強烈燈光或者陽光直接入室。由于傳統的光源會對植物、動物和人類的健康生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高效運用自然光源的前提下,建議選擇太陽能照明工具、LED燈具。同時,生態小區設計還要注意防止噪聲,前期的選址很重要,后期也要注意防止噪聲,可以用常綠植物設置隔音屏障等等。
3、植物生態種植
小區生態景觀設計中,植被的綠化應該更注重生態化,盡可能選用本土植物,做到多種植被綜合設計,科學高效種植,考慮采用后期易于維護的植物,多方面因素考慮,綜合設計。生態空間綠化要考慮生態環境功能,休閑活動功能和景觀文化功能等,通過墻面、屋頂、地面等多方位的綠化設計加強綠化率,提高小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4、強化小區地面鋪裝的生態設計
小區地面的鋪裝,盡可能地選擇環保材料、自然原生態材料等,可顯著提升小區生態景觀設計效果。鋪裝材料要盡量選擇滲水性較好的材料,在鋪裝方式上,也要注意做好滲水工作,比如可以選擇地磚草皮拼接型的路面、鵝卵石等,這樣方便雨水的下滲,有利于提升小區的綠化率。當然,小區的行車道,還是用瀝青混泥土較好,這樣能保證鋪地的強度,但需要做好滲水、排水工作,避免行車道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