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其帶來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等問題也日益嚴重,因此減少建筑施工和使用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成為每個建筑從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生態建筑就是在建筑的規劃中引入生態環保理念,通過自然環境的協調、人文環境的營造以及各類綠色生態材料的應用,實現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的融合,運用自然的調節能力,對建筑進行生態層次的改造,在保持建筑原本功能的同時,對環境進行有效的利用,從而達到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目前,我國的生態建筑設計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下面淺談一下生態建筑設計的完善對策。
1、合理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
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是實現生態建筑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必須得到建筑設計人員足夠的重視!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時,建筑設計師應該不斷更新觀念,發揮創新精神,對發達國家在生態建筑方面取得的成果進行分析,對其經驗進行借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最新的節能環保技術,對生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進行完善,使得生態建筑的設計能夠充分體現出生態、環保和節能的理念。比如積極采用太陽能技術,為建筑提供相應的熱能和電能,減少其常規電能的使用。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如熱反射玻璃等,使得生態建筑能夠達到設計采光和保溫要求。
2、注重建筑自身的節能環保性能
生態建筑本身的節能環保性能同樣非常重要,也是當前技術比較成熟的領域。對于建筑的使用而言,需要消耗能源的部分包括了通風、取暖、降溫、采光等,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減少對能源的消耗。例如對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位置等進行合理設置,為建筑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積極應用一些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如雙層通風玻璃幕墻、節能門窗等,減少其對于暖通空調系統的依賴性。
3、實現建筑的智能化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將智能化設計引入到生態建筑設計中,是建筑行業發展的一種主流趨勢,能夠對生態建筑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完善,同時體現其在設計層面的人性化特點,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核心設計思想。例如在生態建筑設計中,可以運用一些光電材料,確保建筑可以根據外部環境光照的強弱,自動對陽光的攝入量進行調節,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健康、環保節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4、正確處理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生態建筑雖然與傳統建筑在設計理念、應用技術、思考方式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但是歸根到底仍然屬于建筑的范疇,在建設過程中必然會占據一定的土地資源和空間。建筑設計師必須正確處理建筑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盡可能在保證建筑基本功能、滿足業主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時運用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能源以及建筑材料進行建筑的架設,針對建筑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做好相應的無害化處理,盡最大努力,減少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從而實現生態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
總之,生態建筑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筑理念,同時也是建筑行業跟隨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做到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推動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