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在長時間的發展與建設中,需要從自身存在的問題出發,按照物流行業的發展情況與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策略,使自身獲得快速進步,為社會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使我國的物流行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小編根據自己多年從事智慧物流園區規劃設計的經驗,提供了相應的解決策略,能夠幫助智慧物流獲得更好的發展,而在未來建設中,智慧物流企業還需要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展開研究,更好地加強整體建設水平。
1、加快信息標準建設
智慧物流發展的重點是利用先進的物流信息技術,實現所有企業的有效配合,使其可以為供應鏈的發展提供更大程度的幫助,所以需要加強智慧物流信息化建設,將其作為智慧物流的基礎。首先是需要建立完善的智慧物流標準體系,借鑒先進經驗,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滿足實際要求的標準化體系,使其能夠為各個區域提供幫助。在一些跨行業或者是跨企業的合作之中,必須明確作出規定,保證智慧物流業務流程體系能夠實現標準化。其次是需要加強智慧物流基礎信息建設,例如條形碼等,都需要使用統一的標準,而且還需要對信息交換進行優化,使不同系統之間能夠有效進行交流,通過標準化建設,使各個環節都能夠按照相同的標準有效運行。
2、產業政策統籌規劃
政府產業政策為智慧物流園區建設提供風向標和外部指導。智慧物流園區不僅為其內部組織提供自動化、標準化、智能化的服務,也帶動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的發展和前進。政府產業政策包括了用地需求測算與調研、用地規范和規劃、傳統物流園區轉型、多產業融合發展的促進政策等。此外,智慧物流園區建設還需要園區規劃對發展的戰略方向、目標、步驟進行明確指引,對智慧平臺的建設層次、內外資源融通共享提供指導。
3、能夠實現平臺的真正開放
通過真正深入互聯網技術和物流園區的互相融合和發展,能夠對物流園區內的一些公開的信息技術進行升級,也能夠真正實現物流園區的功能升級和模式的升級。通過打造物流園區互聯網的平臺的開放,可以真正利用起來我們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利用當前的網絡影響效力,真正讓更多資源和物流的用戶們聚集在一起,從而打破了物流園區所存在的一些區域上的限制問題以及分工的體系等,也可以真正地重新構建一個新的物流的園區的發展模式。
4、規范業務流程
智慧物流園區實現了對物流各個環節的綜合集成,因此其在實現物流業務時,是以一體化的形式進行的。這種一體化的模式雖然簡化了不同企業之間的溝通環節,但其需要更加規范化的業務流程對其進行支撐。為此,在對項目風險進行控制時,必須建立更加規范的業務流程管理機制,通過信息化平臺提高對供應鏈業務運作的規范化程度,確保業務實施環節中財務、人力資源、合同管理的有序性,最大限度降低由于業務差錯帶來的項目風險。與此同時,業務一體化的目的是提高園區的服務質量和效率,通過更加規范化的業務執行流程也可以提高用戶服務體驗。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將園區內各主體的信息統一集中到信息平臺的管理系統,建立園區入駐企業信息與業務操作流程之間的對應關系。當供應鏈節點發送出采購、制造、運輸、倉儲等需求時,可以通過平臺對企業的職能進行合理調整,提高供應鏈管理的協同性,降低項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