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在落實智能制造的時候,應該認真梳理工廠當前出現的問題,確定好智能工程建設目標,規劃設計好具備自動化特征、數字化特征的智能工程。但是在智能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避免出現一些誤區問題,智能工廠的智能制造并非指代無人化,工作人員依舊是智能制造中比較主要的行為主體,在進行定制化生產管理、應對比較復雜的智能生產環境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動化軟件并非完全指代智能制造,自動化軟件已經成為智能制造的主要條件,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并未意味著即使是智能制造,如果在建設智能工廠的時候僅使用物聯網技術,但是并未運用感知體系,也很難順利實現智能生產制造。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智能工廠的智能制造目標,首先,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清楚確定智能制造目的、智能制造特點、智能制造新業態。
在智能工廠開展更新升級、優化改造的時候,智能企業需要規劃設計自動化方案、網絡化方案、智能化方案,因此工作人員可以從智能制造主體開展智能加工制造,在工業2.0時代、3.0時代的時候,需要利用ERP系統、MES系統開展運行管理,智能工廠可以將生產管理系統和自動化系統集成在一起,合理運用OPC UA解決方案,為智能設備信息模型創建處于統一狀態的接口。
在工業4.0時代,智能工廠制造系統具備的自適應能力、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可以橫跨多個行業、多個地域、多家企業,使智能工廠可以順利完成生產制造資源的調動管理,有助于促進智能工廠的進步。從工業3.0時代過渡到4.0時代的時候,需要對智能工廠制造的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對智能工廠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整合管理。
與此同時,工作人員應該協同管理智能工廠的設計系統、物流系統、運行系統、調度系統、檢測系統,創建智能工廠技術數據庫、零件數據庫、工藝數據庫等。與此同時,在智能工廠建設過程中,除了需要提高對智能制造、信息化制造的重視,還應該加強對智能工廠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的管理力度,可以從風險防范方式著手,創建一些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及時檢查智能工廠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