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向往美好生活。綠色建筑在建筑設計、施工、使用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充分考慮到節能環保和舒適經濟等因素,既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又符合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希望國家能重視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的有序發展。
1、綠色建筑概念理解不到位
綠色建筑與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息息相關,當其受到人們廣泛關注與認同,才能獲得長期有序發展的樂觀前景。綠色建筑在我國的普及度差,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綠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廣。房地產開發商片面認為綠色建筑意味著需要增加項目前期投入成本,短期內也不會取得明顯效果。消費者普遍認為綠色建筑簡單等同于高科技、高成本的建筑,不能客觀認識到綠色建筑所創造出的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及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效益。建設施工人員由于對綠色建筑理念認識不深刻,不能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堅定綠色施工的模式,不能時刻規范自己的操作以綠色施工為己任,容易出現與綠色施工做法相背馳的現象,如資源和能源浪費和污染環境等現象。因此,政府應該積極宣傳綠色建筑的理念,對綠色建筑的綜合效益進行全方面宣傳。同時,政府可以對現有綠色建筑的技術細節和功能效用進行展示,以此吸引更多開發商和消費者,宣傳綠色建筑的同時提高綠色建筑的質量水平。
2、綠色建筑的標準規范尚不完善
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與之相關的法律、標準規范、以及評價體系并不完善。雖然我國目前已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但該標準目前沒有充分考慮各區域之間的差異。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環境差異顯著,發展綠色建筑時需因地制宜。為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政府需定制適合各地發展的技術指南、標準規范以及發展規范,讓綠色建筑健康有序的發展做到有法可依。例如,可以制定科學嚴格的質量監督工作計劃,明確綠色建筑質量管控指點和關鍵工序,將綠色建筑的理念納入建設單位的考核內容,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源能量浪費的問題加以批評教育甚至通報。
3、綠色建筑缺乏鼓勵措施
現階段,我國綠色建筑尚未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視和大力激勵。由于綠色建筑所需成本較高,短時間難以獲得收益,所以難以引起地產開發商和建筑單位的興趣。為改善這一現狀,政府部門可以制定和實施綠色建筑的鼓勵和支持目錄,建立一套綠色建筑的認證和評估系統,通過公正客觀的評估后對綠色建筑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4、加大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力度
綠色建筑的實現離不開建筑材料。各大研究院校應加大對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力度,推出高效能、低成本的綠色建筑材料。其次,合理規劃建筑材料的使用,科學處理產生的建筑廢料,最大限度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費。
其次,要實現建筑綠色化,專業技術人才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現階段,建筑設計單位和咨詢機構仍面臨從業工作者相關技術水平低下的問題。國家和企業應大力培養優質的專業人才,擴寬工作人員的視野,廣泛借鑒、吸收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