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國家政策,無論民用建筑還是公共建筑,均需要采取節能措施,因此,每個設計單位應當在建筑物設計階段,應當根據國家《民用建筑節能的設計標準》及有關本地區的節能法規進行設計開發;采用先進成熟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保證節能設計質量。
2、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組織施工,施工圖審查機構在審查建筑工程項目時應當將建筑節能設計作為施工圖審查的必審內容,對違反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項目,不得審查通過。
3、監理單位應當按照節能標準、節能設計對工程實施監理。
4、科學合理的布局
在建筑行業發展中,應通過合理化布局及規劃建筑工程相關資料,保障能有效實現土地利用率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響應綠色節能的要求。借助于合理化布局建筑項目,能實現相應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有效控制建筑能源消耗的問題,既能節約土地,還能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全面踐行綠色節能的理念。具體的建筑施工環節中,在落實優化設計墻體面積以及建筑高度環節,應高度重視設計方案的優化,保障優化建筑高度,能全面控制相應的建筑能耗問題。另外,建筑物內部節能化發展中,還應重視通風率和采光率等相關參數優化,也是踐行建筑節能性的重要方面。
5、提高建筑的保溫性能和隔熱性能
對建筑物的隔熱性進行分析,主要涉及內部隔熱以及外部隔熱等方面。只有充分重視這方面的隔熱性能,方可以保障構筑物能具備較強的保溫性能要求,從而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環境,滿足建筑設計的節能目標。從實際的應用角度來看,隔熱性能是建筑行業中總能耗占比較大的情況。如空調設施、供暖系統的正?;\行,往往都意味著比較大的能耗情況,從這個角度來看,其還涉及相應的電能、燃料等情況,所以,全面控制好隔熱性、保溫性等參數指標,能有效滿足建筑的綠色低碳化的發展目標。
6、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水資源合理化配置也是建筑節能化設計中最為重要的內容。結合建筑施工的特點來看,如何保障滿足施工項目中水資源的節約環保,滿足其循環利用的條件則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結合建筑行業中的給排水項目等,考慮到水資源在生活用水、小區運行、市政項目等應用的具體情況,應保障提出不同的水資源配置方案。如進行處理雨水之后,可將其視為小區的二次用水,可以實現洗車、園林灌溉等工作,滿足于水資源的利用率全面提升。
總之,節能工作任重道遠,國家應該重視建筑節能的科研和立法工作,政府應加大建筑節能方面科研工作的投入,加快建筑節能行政立法及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的建筑節能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嚴格監督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