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已有10多年,隨著業主的要求,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自身需求等等因素的影響,近些年BIM技術在沿海以及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逐漸普及,但國內絕大部分地區BIM的普及并不是很理想,這是為什么呢?
1、缺乏具體的BIM技術標準
BIM技術起源于國外,他們的軟件開發,都是適合國外的建筑設計,和中國實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需要國內自己開發配套的軟件來配合結構、造價、建筑。國家對BIM技術相當重視,各地也推出自己的BIM標準,比如廣州、上海、北京等,但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實際操作起來很難,因為這些標準中缺乏具體實質性的標準,只是簡單地談了一下BIM應用能夠實現什么、帶來什么好處等,如果作為設計和施工的標準是很難的。相信隨著BIM技術的普及,相關標準會越來越具體和實用。
2、傳統建筑機制的影響
就目前來說,國內建筑項目備案等仍以2D圖紙文檔為主,但是BIM對于2D圖紙表現力有一些不足,而自身所建立的3D數據模型,又不能參與備案等相關手續,所以各地采用CAD技術還是非常普遍的。BIM應用不但改變了繪圖的理念,甚至從設計到施工的流程都會產生影響,BIM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必然會提高傳統建筑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和降低了重復勞作,但也正因如此影響了某些個人及部門的既得利益,因此在沒有得到切實保障制度和一套合理機制的情況下,讓一個單位強制推行BIM有點不現實!
3、工期風險
我國的建筑項目和國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周期短、任務緊等,CAD技術可以有效的滿足這一點。但是BIM軟件在項目初期應用中,因為需要納入建筑項目的全部數據,提高項目設計品質,這一點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再加上項目應用BIM技術,就是前期加工作量,后期減少工作量的一個過程,所以這樣就很有可能導致建筑設計項目無法按期完成。
4、項目預算問題
現在多數項目都是低價投標,不根本解決低價投標現象BIM不可能真正發展起來。
5、BIM軟件培訓難度大
BIM軟件入門容易,但是很難精通。對于已經熟練掌握CAD技術的人員來說,想熟練掌握BIM軟件還需要一段時間,而對于參數化這塊還需要有一定的數學功底及編程能力,這樣相比而言,還是CAD比較實用。
其實制約BIM普及的因素還有許多,比如說認知程度、工作習慣等,缺乏一個非常系統化集約化的平臺等等,都是制約的原因。隨著BIM技術的不斷發展,筆者相信其應用將會越來越普及。當然,以上只是個人觀點,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