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色小鎮的概念非常火爆,是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鎮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位于城鄉接合部的特色小鎮的發展,能夠帶動周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發展,有利于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促進工業、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城市文明迅速向農村擴展,達到城鄉協調發展的目的。
但是,有的地方打著建設特色小鎮規劃的旗號,繼續走房地產開發、產業園區建設的老路,和特色小鎮建設的初衷相違背,不僅不利于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發展動能轉換,而且可能加劇產能過剩。
城市群的建設需要中小城市的發展,目前我國城市數量一直保持在660個上下,城鎮化率從30%上升到了57%,但和國外的城鎮化發展速度相比遠遠不足。因此,發改委開始積極推動設市的進程,而其數量的增加,將帶動我國中小城市的快速發展。
從歐美成熟的城鎮化國家的發展軌跡來看,例如在法國,其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小城鎮在面向消亡。那么,有朝一日中國是否也同樣難逃其命?對于我國來說,應對的辦法就是有重點地發展特色小城鎮。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實現鄉村聚落的現代化是戰略選擇之一,而特色小鎮其本身也是為實現人的城鎮化以及完成優質空間載體的具體實踐之一。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未來人群將有序分布在超大型城市(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地級市、縣城、鄉鎮、特色小鎮、村莊等空間載體內。而特色小鎮這種聚居狀態應該是完整的市鎮體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宜居、宜游、宜業”的屬性將與大城市空間區別開來。
但是,結合特色小鎮的國家戰略定位來看,其本身不完全是浙江意義上的以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為核心的平臺,也包括特色小城鎮,只不過,在新的發展背景下,特色小城鎮的發展也應尊重市場驅動的理念。從實踐層面來講,發改委實施“千企千鎮工程”,就是通過搭建一個“一網一庫(物聯網和信息庫)”的新平臺,實現企業和城鎮相結合,用市場化的機制來開發特色小鎮,避免行政權力的過度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