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休閑度假時代的來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已成為政府和投資企業津津樂道的話題。目前,國內青少年教育培訓基地規劃建設主要圍繞環些革命根據地、軍事基地、旅游風景區,以發達的地區,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經濟圈;西部以成都和西安為中心,圍繞西南生態和西北絲綢之路兩大精品線路也開始了旅游教育培訓基地的建設。四川、云南、山東、吉林、內蒙古等省市先后出臺了教育培訓基地建設規劃,資本大鱷也紛紛布局全國營地。教育培訓基地規劃設計對于政府和企業而言還是一個較為有特色的命題。如何規劃設計出符合我國國情和消費者習慣的教育培訓基地,成為以休閑、旅游為主題的休閑度假產業發展必須攻克的一個戰略瓶頸。如果簡單的借鑒和模仿國外的教育培訓基地規劃建設模式,在實際運營中將難以達到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在付出巨大資金投入的同時還將會浪費掉寶貴的時間成本。
廣東建科建筑設計院有著20年的規劃設計建筑設計旅游區和教育培訓基地的工作實踐,積累了一些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心得,在這里希望和朋友們共同分享。
把握當前營地發展趨勢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在氣候、旅游資源、文化、飲食、消費習慣等各方面差異化較大,其營地開發建設也存在較大的地方差異。近年來,通過對教育培訓基地規劃及開發建設的研究,我院認為,現階段教育培訓基地、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總體發展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趨勢 :
1、個性化趨勢。旅游度假教育培訓基地除了需要符合當地建設標準、對接國際旅游度假區標準進行建設外,更為重要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之上塑造個性化特色。依托項目所在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賦予營地獨特的文化內涵,塑造其獨特的個性,打造出異于其他營地的核心吸引力,使其擁有持久的生命力。
2、人性化趨勢。“服務”在未來營地發展中將占據重要位置。基地作為一種特殊的休閑度假區或教育培訓基地,需要在按“標準”進行硬件打造的同時,更加注重軟件的提升。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周到細致而又人性化的服務,讓“服務”也成為旅游吸引力。
3、娛樂性趨勢。娛樂性項目的策劃開發將是未來游客選擇基地的一個重要考量標準。教育培訓基地旅游的開發應從整個基地景觀的打造入手,鼓勵人們融入、感受、參與,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培訓、民俗文化的互動表演、游戲活動,因地制宜的打造夜間休閑娛樂設施等。
4、主題化趨勢。策劃特色節慶活動,實現與教育培訓基地的品牌互動,使節慶既是一種營銷活動,同時也是營地的一項旅游產品。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對于基地的品牌推廣與營銷、維持基地的持久吸引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教育培訓基地
做好市場調查研究 在把握基地發展特征的基礎上,對于教育培訓基地來說,從戰略上要解決“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我如何規劃設計建設?”的宏觀問題。如何回答好這三個問題,我們的實踐做法是:充分調研項目的顯性和隱形資源,調研項目的區域輻射能力和周邊城市圈層的消費情況,對項目的開發建設進行可行性調查研究,找出項目核心競爭力,對項目業態、客群進行準確定位,策劃出適合本項目的相關業態和盈利模式。
例如:項目地塊具備度假潛力的,我們在業態規劃上偏重于度假型營地;地塊輻射景區資源的,在業態規劃上偏重景區目的型營地。我們始終認為,通過對項目可行性研究,是做好規劃的首要任務,解決好了戰略問題,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項目營銷等戰術問題將迎刃而解。
規劃設計好業態 根據區位條件在教育培訓基地或旅游度假線路中的具體價值。結合目前以基地主體的現狀,我們對教育培訓基地和旅游度假區的發展推出“多元發展”模式。我們認為:綜合服務區、教育區、宿營區、休閑娛樂區是基地最基本的業態,有條件的地塊可設置緩沖預留區。 綜合服務區承擔營地管理、服務中心的基本功能,可因地制宜設置預訂、購物、餐飲、醫療、租賃、汽車保養、信息服務等功能;宿營區主要功能是提供宿營服務,規劃設置在相對獨立的靜態區域,可設置露營區、木屋樹屋等臨時建筑區;教育區作為主要的核心區,挖掘當地的教育文片以作為主牌和主題。休閑娛樂區為營地的公共活動區,提供休閑、娛樂等服務項目,如兒童拓展、垂釣、燒烤、采摘、攀巖、滑草、汽車運動及水上娛樂活動等。緩沖預留區一般設置在營地與周邊地塊接壤的邊緣區域,作為中遠期建設儲備用地,現階段通過綠化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景觀遮蔽。 除以上各大功能分區外,結合市場調研對項目業態的定位,對基地功能區進行延伸或完善,如增設休閑度假、旅游地產、養老地產、山體運動、水上運動等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