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業園由于沒有完善的設計規劃,僅僅是工廠的聚集地,已經無法滿足生產需求,環境質量問題也得不到保證。在開展新的園區規劃和建筑設計時,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布置和優化,綜合考慮園區的產業內容,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設計,打造出開放化、人性化、生態化的產業園區。
新興產業園在造型設計和廠房排列上更加靈活多變,空間場所設計多元化、人性化趨勢日益明顯。最為主要的是,新興產業園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建筑布局和配套設施能滿足員工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能夠從側面提高生產效益。不僅如此,新興產業園對生態綠化的重視程度較高,園區內含有大量的植被和水體,而且配套設施非常完善,和傳統產業園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尤其是近幾年新建的產業園,無論是人文景觀還是建筑整體造型設計上,都朝著多元化、生態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可以有效展現出產業園的特色。下面以某產業園為例,從空間景觀、交通樞紐、功能建筑、產業戰略、園區規劃等內容入手,展開詳細的設計。
1、產業戰略規劃
產業戰略規劃是新興產業園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大前提,直接決定了后續的設計規劃方向。作為城市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根據產業發展戰略設計區域位置,完成園區內部規劃,以及其他方面的設計工作。以北上廣地區為例,如果想要建立一個大規模的新興產業園,存在著極大的難度,需要對周圍交通、自然環境等內容進行慎重考慮。此外,新興產業園的作用不僅止于帶動產業本身的經濟、社會效益發展,更承擔著提高一個地區快速發展的任務。比如新加坡裕隆工業園的產業戰略規劃集中在石化、重工業、輕工業等,因此選擇了公路、機場、港口三種交通工具交匯的位置,配套設施則以住宅、學校、商城、健身、公園為主。而日本筑波科技城的產業戰略規劃集中在科研、教育、會展等行業,因此在交通樞紐上僅靠近高速公路,配套設施建設了住宅、學校、商場、醫院、公園。
2、園區建設規劃
對于產業園而言,產業戰略規劃決定了該園區的主要發展方向,園區建設規劃則決定了該園區的整體感觀狀態。新興產業園的園區建設規劃必須要理性且慎重,確保園區可以和當代環境完美契合,并且符合城市發展理念。此外,還需要考慮到功能方面的要求,彰顯出產業文化特色。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產業園會以總部辦公樓為中心,將其安置在園區中心,將其打造成主體標志,并且對園區的重要出入口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其他配套設置則以總部辦公樓為圓心,以輻射狀設計分布。
3、功能建筑規劃
明確產業園的整體設計規劃后,還需要對園區內部的建筑進行進一步詳細劃分,和傳統產業園最大的區別,新興產業園的建筑功能規劃更具合理性和人文性,符合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需求。除了基本的生產廠房之間,綜合性辦公樓、多功能廠房、研發中心等建筑位置、外部結構也要進行相應的設計。一般情況下,新興產業園會采用分期開發的方式,配套設施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因此一般會和一期工程共同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宿舍等固定配套設施要和生產車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也不能夠距離太遠。諸如幼兒園、小學、醫院等商業生活服務建筑可以安排在后期進行開發,值得一提的是,此類建筑可以根據產業園內員工的實際需求有選擇性的進行開發。
4、空間景觀規劃
新興產業園中空間景觀規劃十分重要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地保證綠色生態建設,創造出一個高質量的園區生活環境。包括總部辦公路、住宅建筑的周邊都要安排相應的綠色生態景觀。同時,要保留出車道和步行道。
5、交通樞紐規劃
除了空間景觀的設計之外,交通樞紐的規劃也不能忽視,產業園區對交通有著極高的要求,不僅要保證貨物的流動,也要保障員工生活的舒適性和便捷性。在確定產業園項目的具體位置時,要從所在城市的交通、區位條件出發,最好臨近地鐵和高速公路,以滿足員工的日常生活和貨物流動需求。
總之,新興產業園是一個城市展現自身發展特色的重要窗口,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產業園規模和數量會不斷擴大,因此必須要加強產業園規劃與建筑設計。在未來的設計過程中,將產業園設計和城市發展結合在一起,打造出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讓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實現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