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是非常重要的,它從宏觀層面提出環保政策的依據。通過分析園區所在區域的環境資源承載力,重點對園區水土資源、大氣環境、固體廢棄物、生態功能區等要素的相互關系進行科學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合理安排園區內的企業布局、生產資源配置,實現園區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的有機統一,做好規劃環評是實現工業園區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
1、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原則
1)客觀公開公正原則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明確提出“對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應當遵循客觀、公開、公正的原則”。工業園區的規劃環評也要求做到園區的規劃建設對園區所在區域周邊的水、大氣、聲、土壤等環境要素及其構成的生態系統環境影響進行客觀公開公正的評估。
2)早期提前介入原則
園區建設周期長、時間跨度大,開展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應盡量在園區規劃之初便介入環評,并將環評中提到的環保方面的意見建議納入到園區總體發展規劃中。早期介入原則也獲得了大多數實施規劃環評國家的認可。
3)戰略和整體原則
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應從戰略角度對園區未來開發、結構布局進行論證,以最小的環境影響提出最優開發方案,從總量控制、最大環境承載力等角度提出園區可行規劃項目和限制項目,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等。此外,工業園區規劃環評涉及后期規劃實施中各環境問題的解決,需從整體上對園區的開發、建設活動提出環保措施,并制定規劃實施和控污方案和對策。
4)跟蹤評價原則
工業園區的建設項目多,建設周期長,一些建設項目在實施之前評價時可能不會危害環境,但隨著項目實施后往往會出現嚴重的環境問題。此外,園區規劃在實施中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些變化都需要及時從環評角度提出完善舉措,因此,進行跟蹤環評是必要的。此外,還要堅持公眾參與、可操作性、可持續發展以及突出重點等原則。
2、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內容
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的內容主要包括規劃分析、區域環境現狀和污染源分析、環境承載力分析、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優化方案、公眾參與、環境影響防治措施。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在堅持全面評價和突出重點原則的基礎上,應重點評價的內容有:規劃分析、區域環境現狀和污染源分析、環境承載力、環境影響分析預測與評價以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