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構主義的起源
解構主義主張用分解的概念,強調打碎,疊加,重組,重視個體和部件本身,反對總體統一而創造出支離破碎和不確定感。早在十九世紀末,解構主義初現端倪,當時著名的哲學家尼采發起了一股質疑理性、顛覆傳統的思潮,尼采哲學成為解構主義的思想淵源之一。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法國哲學家賈克·德里達再次提出此哲學觀念,對二十世紀前期歐美盛行的結構主義和理論思想傳統進行質疑和批判,其基本精神就是反對一切封閉僵硬的體系,主張闡釋的多樣性和不可終結性,強調語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戲。他的這種思想觀念為后來的解構主義的興起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2、解構主義在主題酒店中的設計手法
解構主義在室內裝修設計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常用設計手法,錯位,縱橫,偏心,相貫,穿插,疊加,懸空,反轉,回轉等等從而創造出沖突、破裂、不平衡、錯亂、不穩定等形式特征的審美感受。
1)通過縱橫與相貫產生運動感
解構主義設計大量采用傾倒、扭曲、彎曲、波浪形等富有動態的形體,造出失穩失重,好似即將滑動、滾動、錯移、翻傾、墜落,以至即將發生坍塌的不安動勢。墜落的動勢給人輕盈、活潑、靈巧,瀟灑、靈秀簡潔的印象。錯移的動勢是通過借助錯位的設計手法,給人一種物體在運動的感受,同時也寓意著理性情趣。
空間的界定與分解通過縱橫和相貫的設計手法可創造出多種動勢感。
2)通過偏心與錯位產生破碎感
解構主義風格在視覺形象上有意強調破碎感和散亂感,許多地方故做殘損、缺失、破碎狀態,疏松零散,邊緣上紛紛揚揚,變化萬端。在形狀、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處理上極度自由,這種感受常常通過偏心和錯位的設計手法來創造。
偏心和錯位的設計手法就體現了解構主義風格從邏輯上否定遵循美學、力學、功能的傳統設計,解構主義家具結構和光影的運用常借助這一手法打造不穩定感。
3)通過突變加強神秘感
解構設計中的種種元素和各個部分的組合常常很突然,沒有預示,沒有過渡,它們如同是碰巧偶然地撞到一起,有神秘莫測之感,配色運用撞色可突出空間的個性化設計。
4)通過疊加與懸空加強破碎與運動感
通過疊加與懸空的設計手法可同時營造出破碎感與運動感,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總之,將解構主義運用到室內空間設計中有多種手法,并且可以從結構造型、色彩、光影、材質多方面區營造。在空間設計中的重點與難點就是如何將空間的功能與形式的巧妙結合,創造出一種支離破碎感的同時又要保持各部分之間的聯系與整體性,所以解構主義空間設計無論是在空間布局、光影關系還是色彩搭配、材質選擇、飾品搭配都要緊緊把握“巧妙平衡功能與形式,做出新意的同時要統籌整體”這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