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為理念進行規劃設計,主要是以景觀建筑設計為主題,通過生態學的觀點進行各種規劃、景觀的布局和設計。在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不僅能做到節能、節水、低污染,還能做到改善生態環境。因此,對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要點進行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1、綠色生態住宅的特點
生態住宅又被稱為健康住宅,這種住宅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住宅可利用自身的周邊環境和自然資源確保周圍的生態達到良性循環,為居住者起到身心健康,實現人與自然的融合。在進行生態住宅設計時,不僅要求小區內具有較大的綠化面積,同時還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在規劃設計初,設計人員應以改善小區的生態環境和提高小區居住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標。
2)在總體規劃時,設計人員應以每戶居住者均能享受到陽光為基本思路。
3)在進行景觀規劃時,設計人員應在確保綠化率的前提下,將植物景觀錯落有致的布置,并注重植物景觀的層次性。
4)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設計人員應將建筑風格與景觀互相搭配、融合,注重文化景觀的品位。
2、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關鍵技術
1)合理布局
基于土地逐年減少的現實,生態小區建設需要合理規劃用地。設計者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節省用地:第一、建設占地面積小的高層公寓,控制單門獨戶的別墅的數量。第二、建造地下停車場或多層地下停車場;第三、合理規劃小區的占地面積。根據居民的結構來對小區內的輔助項目進行規劃,比如幼兒園、百貨商店、理發店等。生態小區可以取消倉房的建設,統一建設物業值班室,加強物業管理效果,同時,小區內可以建設自行車電動車統一管理車棚,解決傳統小區中自行車、電動車過分占用樓梯間的現象,優化居住環境的衛生狀況。因此,生態小區的結構是緊湊的、立體的,同時又是協調的。
2)注重用戶體驗
在對住宅的建筑物進行平面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重點研究城市小區的空間尺度,并融合人們的生活起居習慣。在設計上注重合理性,從而創造出最適宜尺度的空間,確保用戶的舒適體驗,使住宅具備學習、生活和儲藏功能。除此之外,不同空間的各尺寸應合理分布,在確保居住者體會到親切感的同時,不會感覺到室內空間過于空曠。合理的住宅面積是保證產品性價比的重要前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額,使得成本可以合理應用到住宅建設的其他方面,保證投資具有多元性,促進城市經濟整體發展。除此之外,目前的建筑產品設計層高逐漸升高,隨著建筑凈空間的增加,建筑施工所需消耗的材料不斷增加,而夏季與冬季的室內溫度控制又會使成本大大增多。
3)積極開發自然可再生資源
構建具有綠色特點的生態住宅小區,需要充分考慮到我國人均資源緊缺的客觀事實,通過積極拓展新能源和新技術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環境污染,節省土地資源。應充分應用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重復利用的資源,從而替代原本主流的化石能源。推廣并使用可再生資源,能夠很好地實現對室內環境的保溫、降溫和隔熱設計,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運用,實現對資源的保護和節約。對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采取回收生活垃圾等方式實現廢物利用,可以選擇積極推廣沼氣能源,借助新能源技術使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從而實現住宅在形體和空間上的創新。
4)循環利用水資源
住宅居民消費水資源的方式主要在于生活使用和飲用,應用在飲食方面所消耗的水資源占居民水資源消費總量的5%左右,而剩余的95%都被用作排污、洗滌等。在住宅小區的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居民對于水資源的這兩種使用途徑,設置不同的供水系統,將飲用和使用功能分開。例如A系統中,供水主要用來飲用和食品清洗,該系統提供的水源需要符合較高的衛生標準,保證水資源的潔凈;B系統中,供水主要用來生活清洗,可以設置為循環使用的方式,通過簡單的凈化功能實現對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實現對水資源的節約。